笑話百出,一仆一碌

Thursday, November 3

拒絕「傻」笑︰駡人之種種(一)

罵人之種種
雷競璇


一九七三年余英時來港出任新亞書院院長,我當時進入本科最後一年。中文大學有位至院長、副院長猶不棄教鞭的優良傳統。余於是開授「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」一課,我慕名修讀。此課有梁啟超、錢穆的同名專著作參考,念起來不算吃力。余英時在課堂上集中講戴東原和章學誠,之後他就此寫成專書。我期終論文也是寫章學誠史學,所得評語是「批評古人過勇」。

由於有這樣的根柢,加上後來又讀了點書,對於清代學者的名字,我算是不陌生的,但很奇怪,我就是不認識毛奇齡,直至最近讀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》,才驚訝地發現清初有這樣一位與顧炎武、黃宗羲同時而又門生盈庭、著作等身的學者。

說毛奇齡著作等身,一點也不誇大。《四庫提要》共著錄他的著作五十六種,其中經部三十八種,史部十二種,子、集各三種,他不止是「著述之富,甲於近代」(《四庫提要》語),而且恐怕是古來第一人,《四庫》所收作者,以著作種數而言,屈居其下者為朱熹、楊慎,每人不過二十餘種,勉強及得上毛奇齡半數。不單如此,毛更是博極群書,對當時各種學問都有所知曉,尤精於禮、樂,《四庫提要》謂「其文縱橫博辨、傲睨一世,興其經說相表裏,不古不今,自成一格,不可以繩尺求之,然議論多所發明,亦不可廢。」

那麼,何以毛奇齡名字不彰於後世,弄到對清代學術很有感情的梁啟超也不提他呢?我看立要是因為他「才固奇而行則卑」(錢穆語)。行徑卑下,一見於政治,毛生於明天啟三年,卒於清康熙五十五年,享年九十四,得高壽。明亡時他參加過抗清的義軍,後來又出仕滿清,參修過《明史》,有阿諛諂媚的行徑。另一方面就是他的文風,據《四庫提要》描述,其人自視極,高目空一切,而又主觀極強,喜與人辯,凡和他意見不一致者,一概排斥不遺餘力,用語則極盡詆譭之能事。這種意氣文章,雖或名噪於一時,終不能流傳於久遠,是以《四庫提要》雖然著錄其著作五十六種,正式收入的不過的二十二種,其餘三十四種只予存目,也就是記錄在案棄而不取。《四庫提要》對毛奇齡的毛病,非常形象地概括為八個字:逞其私忿,負氣叫囂。其中「負氣」一詞,我一直不甚明白,直到日前讀《世說新語》,才無意中找到典故,〈言語第二〉第九十六則如下:

「毛伯成既負其才氣,常稱:寧為蘭摧玉折,不作蕭敷艾榮。」

毛奇齡怎樣逞其私忿,負氣叫囂,由於沒有看過他的書,未悉其詳,但很幸運,我們香港有一位被目為全城頭號才子的陶傑先生,通過他的專欄,我對這八個字得到相當深刻的體會。不過,進入正題之前,先讓我就所見所知的有關現象作點背景考察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