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話百出,一仆一碌

Wednesday, November 9

拒絕「傻」笑︰語言暴力(一)

雷競旋

語言暴力

好,現在就來談談陶傑。我繞了這一大個圈,當然不會無的放矢。對於罵人的現象,我一向很感興趣,恐怕就像路上有人打架,大家總要圍睹一樣。我也幹過執筆罵人的勾當,雖然為數不多。目下撰寫此文,倒是心平氣和的,不準備罵人,反而有捱罵的準備。對於陶傑,其好罵人人皆知之,我的看法很簡單,不妨先說在前頭:陶傑之謾罵,一無魯迅式的文化意義,二無李敖式的勇氣,三無徐復觀恨鐵不成綱的懷抱,有的就只是毛奇齡那種「逞其私忿,負氣叫囂」。

陶傑的專欄是香港文化圈的著名風景點,有一段時期我天天閱讀,後來覺得志趣不同,改為天天看標題,偶然讀內容。他穩坐香港專欄的第一把交椅,絕對有道理。香港的報紙專有不求天長地久,只求曾經開口的毛病,多不耐看,像他這樣能基本上天天保證內容、文字質量的,並不多見。他有才氣,博聞強記,文字根柢好,觸覺敏銳。香港是個富貴地方,但欠文化、缺養、淺薄之人比比皆是,淺薄之事層出不窮,陶君勇於鞭撻,雖不能一正風氣,也是教人痛快的。這些成績和貢獻應該肯定。換這之,他愧負氣之名。

但陶君好罵也是不爭的事實。現在香港的大學流行搞文化研究,包括香港文化的研究,最好能找幾個研究生收集陶君的文章(例如某一年者),分析一下他罵過什麼人什麼事,為何而罵,如何罵法等等,相信既有教益,又可讀。我由於沒有全面考察,只能憑個人印象說話。陶君所罵,大抵集中三方面,共產黨,這自然不稀奇,近百年來罵過老共的如果集中起來被老共流放到西部,相信不出二三年整個西部不用中央開發也會繁榮起來。不過,陶傑罵共產黨比別人出色,這自然和他的家庭背景和出身有關,應驗了西諺堡壘最易從裏面攻破的道理。他刻畫共產黨歷來所用的定性標準,恐怕會將他劃入叛徒。其次是罵中國人,尤其是香港的中國人,常用方法是對比,突出古代中國的優彰顯當代的頑劣,以及誇張西方的先進暴露中國的落後。第三是女性,在這方面,準確點說是侮辱而不是謾罵,而又以中國女性為主,但能說法語或者和法國扯上點關係的可得豁免。我重申,我是憑印象在說話,但如果讀者不相信而又能夠給予我充分時間的話,我可以做量化的分析,我相信最終所得大抵就如上述。

要具體而微地領略陶傑如何罵人,最近有相當好的教材,這就是三月六日、七日其在《明報》前後相連的兩篇專欄文章,針對的是三月三日在《信報》頭版刊登的一則反戰廣告。我現在稍作闡述,讓看過的讀者可以重溫,沒有看過的領教一下。

緣起是由署名「一群地球人」者所刊登的一則全版廣告,反對美國攻打伊拉克,以中英文刊出,字數不多。我當天就讀到了,覺得有點彆扭,一則文字雖能達意,但不通順,英文尤為笨拙,令人推想此乃新手所寫,缺乏社會運動的經驗。其二是不署名,只是自稱一群地球人,反映廣告的刊登者也許有顧慮。當時也沒有仔細思索,矇矇矓矓推想是一班還算關心世事的生意人,交談中發覺大家都對美國的霸道反感,想表示一下不滿,但既怕報復,又怕張揚,就由其中一位負責起草如此宣言一份在以財經為主的《信報》刊登。如此推測是否合理,我沒有細究。反正自己既反戰,看到也有人反戰,當然當作好事。沒想到,過了兩三天,陶傑發難了。

看來最觸動陶君神經的,是宣言的反戰反美立場。陶君如何看待美、伊衝突,其專欄有所透露。在強權與公理之間,當一般人還猶疑不知如何取捨時,陶君一早就相信兩者相等,可以對換,這是稍為讀過他的文章都能領會的。在開戰反戰的立場上既有差異,這份宣言在陶傑眼中變得十惡不赦,也就不奇怪,「逞其私忿」就是這個道理,毛奇齡對於一切意見不合者不留餘地地駁斥,也是這個道理。那麼陶傑怎樣駁斥呢?很奇怪,反戰不反戰倒不是陶君文章的主題,我們讀到的,是無限上綱,無所不罵。

《信報》2003年3月27日

3 Comments:

At 7:24 am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雷競璇-
1. 罵人之種種 -《信報》2003年3月26日 第二十八頁
2. 語言暴力 -《信報》2003年3月27日

又陶生寫的兩篇文則分別是在2003年3月6日及7日在《明報》的副刊專欄發表

再又 那篇陶生評頭論足的廣告則刊登在3月3日《信報》之頭版

 
At 8:36 am, Blogger 笑話百出,一仆一碌 said...

謝謝地球人。

大家都是地球人,實應互助互愛。

 
At 12:11 am, 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雷競璇的中文....
原文...
無以為家2008年03月16日
有時候靜心想想,也不知道上一輩何來這樣的勇氣,在戰亂、流徙、貧困的世道,依然生養眾多小孩。例如我自己有弟妹四人,外加一個剛出生就夭折的哥哥,以前母親在世時,逢年過節都為這個沒有養大的兒子備一份香燭。到了我們一輩,天下太平,卻一起二止,三個算是了不起,選擇不養育者,頗不乏人。枝葉寥落如此,看在古人眼,大概以為不祥。這樣的演變,牽涉的不光是數目規模,還附隨種種昔日熟悉,現

在已經陌生的景致,緬懷起來,也是一番滋味。例如籍貫,我們小時候填寫入學、求職表格,例有這一項,現在的小朋友,對之恐怕茫然了。這個名詞其實很有意思,籍是戶籍,是秦漢以來中國極之悠久的制度,我們的領土如此遼闊而能夠有條不紊地治理,這是重要的基礎。貫是鄉貫,是原居地的意思,貫字本來指古時候將錢貝串起來的繩索,籍貫這個名詞,就傳達了一種根源的聯想,彷彿無論怎樣飄泊,總有一個隸

屬的地方,親戚鄉里,依然還在,雖然不一定回去,精神上總是有個歸宿。問籍貫,北方人一般說:老家在哪?籍貫就是家的最終所在,如今漸漸消失了。老家沒有了,上一輩不時掛在口角的祖屋,也就無從尋覓。法文將住屋稱為 immobilier,也就是不能搬動的意思,這和現在的社會情況,極不相符。我觀察身邊的朋友,在現時的房子居住超過十年的,寥寥無幾,房屋只是資產,作用是在適當時機變賣。在一個地方住

得久了,因而對一磚一木產生感情,不忍捨棄,這不是現代人的懷操。同樣無從尋覓的,還有家書。小時候上作文課,老師偶爾會以家書為題,我們就「父親大人膝下」起來,現在的學校相信不再這般風景了。古人安土重遷,出門才幾里,就忙不及要寫信回家報平安,想來也許可笑,但其中寄託了剪不斷的牽掛。現代通訊發達,很多只是敷衍的工具,家書是瀕臨消失的事物了。母親逝世後,整理遺物,發覺至為珍貴

的,是她保存下來的家書,頭有我在外求學時期寄回來的,展讀起來,思緒洶湧難平。雷競璇


無以為家2008年03月16日
心想,上輩勇氣,戰亂、流徙、貧困時,生養眾。我弟妹四,一夭折哥,母親逢年過節為大兒備香燭。我們天下太平,一起二止,三個了不起,選不育,不乏人。枝葉寥落,古為不祥。這演變,不是數目,是陌生景致,緬懷滋味。籍貫,小時入學表、有這項,現在小朋友,對之茫然。籍是戶籍,秦漢以來,領土遼闊, 有條不紊去治理,是基礎。貫是鄉貫,原居地,貫指錢貝串起來的繩索,籍貫有根源聯想,怎飄

泊,總有歸屬地,親戚鄉里在,不一定回,精神有歸宿。問籍貫,說:老家在哪?籍貫是家,如今消失。老家沒了,上輩在口角的祖屋,無從尋覓。法國人屋為 immobilier,不動意思,現社會,極不符。朋友住房過十年寥寥,屋是資產,適時變賣。住久了對磚木生情,不捨棄,非現代情懷。無從尋覓,還有家書。小時作文,家書為題,就「父親大人膝下」,現不再。古安土重遷,出門幾里,信報平安,以託

牽掛。現通訊發達,是敷衍工具,家書消失。母逝,遺物至珍,是家書,有我在外的,展讀起來,思緒洶湧。雷競璇

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